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

作者:Robert de Board 罗伯特 • 戴博德

第一章 整个人都不太好
压抑的人通常有被压抑的情绪,不敢在外释放出来
 

第二章 势友前来相助
压抑的人通常有被压抑的情绪,不敢在外释放出来
很有自己的想法,并且非常自我和固执
蛤蟆身上有很多优秀的品质,可一旦遇到难题就被愚蠢、病态的念头牵着鼻子走
 

第三章 初见咨询师
回到家后的嚎啕大哭,不知不觉在外面已经闷在心里很久了
 
我相信每个人都有能力变得更好,但我无法保证事情一定会变好,但我可以承诺的是,我会对你倾注全身心的关注,我也希望外面彼此全心投入。假如外面都能像这样一同努力,就能遇见积极的结果。但归根结底,这一切都取决于你。
 

第四章 抑郁的原因
“感觉”到底是什么意思?
和许多人一样,她从未有意识地用这样的方式来看待过自己的情绪,所以很难用语言来形容,更别提对别人说了。实际上,她已经下意识地用了很多行为上的策略,成功地逃避了对自我的认识。
 
现在我们或许可以停一下,想一想我们能从这些事情中学到些什么。
 
现在的真实感觉是怎样的?
开心?难受?有话但表达不出来?
你是否用了很多行为上的策略,成功地逃避了对自我的认识?
假如,你手上有一个情绪温度计,1是非常糟糕,5是中间,10是非常愉悦,你觉得现在的自己处于哪个位置呢?
你有过自杀的念头吗?
如果有,你现在感觉怎么样?
我感觉自己好像没什么价值,我把自己的生活搞得一团糟。
 
我感到非常不快乐,很悲惨,很内疚,还感觉备受责难。
 
你认为是什么让你感到不快乐?
 
有没有发现由于自己的人生经历,害怕别人的指责,回家默默地哭出来?
 
由于小时候我们的经历和工作的忍受让自己产生了“儿童自我状态”。
你现在处于儿童状态吗?
或许你的答案是 不,不是
一下子这么多的问题,会让你产生思考。
我不是找你茬,不要担心。
 

第五章 成长的寓言
儿童自我状态,是由我们童年残留的遗迹搭建而成,包含我们小时候后体验过的所有情感。
我们的某些情感是与生俱来的,就好像红黄蓝三原色,对所有婴儿来说都是类似的。然而当我们作为个体开始发展的时候,我们的情绪和反应就会变得越来越个人化,就好像集中原色混合在一起就变出各式各样微妙的色调和色差来。
 
我们小时候的基本情感
快乐和深情
愤怒
悲伤
恐惧
这些情感加在一起就构成了自然型儿童
 
我们在婴儿期就开始学习应对生活,我们得对自己天生的行为做出调整。
 
想象在一个很小的星球上只住着3个人:你和其他两个人。那两个人的身高比你高一倍还多,所有的事情你都得完完全全依赖他们,不光是吃喝,你的情感需求都得靠他们来满足。他们通常都对你很好,你也用爱来回应他们。但有些时候,他们会对你生气,这让你感到很无助。你怎么看这个故事?
 
我不太喜欢这个故事。如果那个人是我,我会造一艘宇宙飞船,一最快的速度逃离那2个家伙。
 
不幸的是,你没法逃离。所以你只能忍受这个状况,同时学习如何和尽你所能地去应对。
我得学着调整自己的行为来适应这个特定情形
 
从呱呱落地起,我们生命里只有2个人陪伴,有时候甚至一个。和我们相比,他们是那么的强大,而我们则全然依靠他们。因无处可逃,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去适应他们每一次的喜怒无常。
 
在儿童自我状态中分“自然型儿童”和“适应型儿童”
 

第六章 探索童年
她在找到了一本老相册,里面全是泛黄的家庭老照片。蛤蟆感到一阵巨大的悲痛涌来,不是因为照片里的人都已去世,而是一位她极少是照片里的主角。(童年阴影导致恐惧)
 
主要的情绪是悲伤和抑郁,因为她想起了孤独的童年,其中并没有多少爱或快乐的回忆。
 
一股愤怒正在累积,强烈却无力。无力是因为她不确定她在对谁愤怒,或者对什么事情愤怒。
 
我发现童年回忆的某些部分让我非常痛苦,这就是为什么我现在觉得很悲伤。
 
悲伤的原因是真实可见的:你想起了不快乐的时光,你自然会有悲伤和不快乐的情绪,所以你哭了。你能接受这个解释吗?
 
可我不喜欢那样嚎啕大哭
 
你肯定不喜欢,如果你要更好地理解自己,就需要跟自己的情绪做联结,并理解这些情绪。如果你否认它们,不论是用无视还是压抑的方式,结果都像是做了截肢,就如身体的重要部位被切掉一样,你在某种程度上成了一个惨缺的人。
 
所以哭也没关系吗?
我记得父亲完全不允许我哭。我一哭,他就会说:马上停下,不然我就要对你发怒了!所以我当然就停了下来。
 
你要是听你已经死了的父亲的声音,还是允许自己做主?
 
这话好像有点儿太重了。我只想知道该哭还是不该哭而已。
 
如果你被迫顺从某个人,就意味着你不与他争辩。你照他们说的去做,而且同意他们的想法。
这叫“顺从行为”
共情能力

Back to top